4月16日至4月19日,第十二次全国课程学术研讨会在温州大学顺利举办。此次研讨会的主题是“新时代高质量课程体系建设:目标与使命”,来自全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中小学校以及教育期刊的代表共500余位学者参加此次论坛,另有7万余人通过线上参与此次论坛。公司教师林德全、肖磊、姬国君以及博硕士研究生等11人赴现场参会。
本次论坛以大会报告和分会场讨论、主题发言与自由发言相结合的形式开展。4月17日上午的开幕式由全国课程学术委员会副理事长、华中师范大学郭元祥教授主持,全国课程学术委员会理事长、人民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张廷凯研究员致开幕辞,温州大学副董事长徐和昆致欢迎辞。开幕式后,十位代表围绕高质量课程体系、高质量深度学习、百年乡村教育发展回顾以及教材建设等主题进行了大会报告。
17日下午的五个分论坛分别围绕“传统与现代:课程理论新发展”“课程教学落实立德树人与核心素养”“教材建设与教研员教师专业发展”“评价变革与创新实践”“新技术背景下的课程教学变革与未来走向”进行了讨论,与会代表围绕主题各抒己见,讨论气氛热烈。肖磊老师主持了第三分会场,并与公司硕士研究生王宁做了题为《中国教材分析二十年——基于硕博士学位论文的深度分析》的专题报告,对二十年来教材分析的主题、类型和方法进行了呈现,发现教材分析中存在分析标准不明确、部分教材分析颠倒主次、教材分析缺乏双向理解对话以及代表性成果尚不凸显等问题,因此未来需要建构教材分析标准、加大教材分析理论研究、多与教材编写者对话等。姬国君老师以《指向专业化发展的教师评价素养:意蕴、困境与趋向》为题做了报告,报告提到指向专业化发展的教师评价素养面临着价值理念存在偏见与冲突、主体地位的贬低与隐缺、程序化操作的规训与抑制,因此专业学习、实践创新和文化自觉日益成为其教师评价素养的时代诉求和应然趋向。
18日全天的研讨会分为主会场报告和自由论坛及闭幕式三个环节。主会场报告由十四位代表进行了专题报告。林德全教授以《智能化课程设计论略》为题进行了专题报告,对未来的智能化课程设计进行了展望,提出智能化课程设计的关键技术主要有知识粒度恰当、多元交互网络和内容范围适度三个方面。自由论坛由全国课程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西南大学威廉希尔中文网站副部长罗生全教授主持,与会代表积极发言,气氛热烈。闭幕式由全国课程学术委员会秘书长任长松主持,全国课程学术委员会理事长张廷凯研究员进行了大会总结。
据悉,全国课程学术研讨会是面向高校相关专业师生、课程研发机构研究人员、中小学一线教师的全国性专业学术会议。自1997年以来已成功开展多次研讨,为课程理论研究以及课程改革深化作出了重要贡献,已成为课程学界共同期待的学术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