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系党支部组织收看“因为有爱”师德师风主题思政课暨感动中原年度教育人物、辅导员年度人物颁奖典礼

      |      2023-05-27     |     阅读数: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广泛宣传我省教育系统近两年涌现出的“四有”好老师典型代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于5月25日晚举办“因为有爱”师德师风主题思政课暨感动中原年度教育人物、辅导员年度人物颁奖典礼。教育学系党支部积极响应教育厅号召,按照学校统一部署,组织教师在线收看学习了这堂思政大课。

教育学系教师自觉将本次学习活动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相结合,与组织开展“奋进新征程 志做大先生”师德主题教育活动相结合,纷纷发表感言,表达了要以感动中原年度教育人物等先进典型为榜样,不忘立德树人初心,厚植爱国情怀,争做“四有”好老师的理想和信念。

青年教师安传迎博士说,“因为有爱——师德师风主题思政课”是一堂充满了教育爱、教育智慧的公开课。李印娟、康怀鹏、照娟丽、崔光霞、房玉翔、张锦文高宝莲、李宏昌、王涛、冯广杰、王变变、任焕英、张秋萍、李玉英、史珍珍、陈兴义……这些感动中原教育年度人物,涵盖了从幼儿园、小学到中学、大学的教育全阶段,展现出了新时代中原大地上默默奉献、成就璀璨、精神隽永的人民教师群像,涌现出了豫派教育家的精神风范。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是“四有好老师”的四个维度,在这些教师的身上得到了生动鲜活的呈现。作为一名大学教师,尤其是作为教育学专业的大学教师,我感受到了深深的震撼,对师者仁心、爱生如子、爱岗敬业等师德师风有了更加深入的体会与领悟。在日后的工作生活中,我将以这些老师为榜样,时刻以“四有好老师”的标准要求自己,以“学为人师、言为士则、行为世范”为原则,涵养自己的师德师风,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人民教育事业之中,力争做一名对得起祖国、对得起党、对得起时代、对得起人民、对得起“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的好老师!

青年教师王海凤博士说,身为一名高校教师,在观看完颁奖典礼后,泪水打湿了眼眶,我最大的感受,即身为一名教师,要真正做到“爱生”。苏霍姆林斯基言及:“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捷尔任斯基说:“谁爱孩子,孩子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罗素亦提到:“为爱所支配的知识是教育者所必需的,也是他的员工所应获得的。”故而,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教师对员工的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计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是教师教育员工的感情基础。员工一旦体会到了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教育也就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在今后的职业道路上,我将时刻以“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八个字提醒自己,用心做教育、用爱做人师、用情暖员工。

王为民博士说,通过认真学习,我深感建设教育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源,要在全社会形成正确的尊师重教氛围,一个民族的复兴与强大是从中小学讲台上实现的。教师的质量决定教育的质量,决定人才培养质量,也必然影响国家人力资源的质量。只有重视教育、尊重教师,才会有更多更优秀的人选择教师职业,坚守教育岗位,才能用持久的爱、智慧的爱、全面的爱,这样的教育才有希望,这样的民族复兴才能落地。同时,对教师应加强师德教育,让每位教师都敬业爱业精业,都有教育的理性与信仰。诚如这些获奖者所言,教师的“使命就是拿着命去使,一辈子做不够的孩子王”;“纯真、干净的爱”;“我要在特教的讲台上,一直干到干不动为止”;“让特殊的孩子过上有尊严的生活”;“我经历过不幸,所以我要员工学会爱、享受爱,更能懂得爱的力量。”“拥有爱的老师,才能传递爱。”我们身边就有很多这样的好老师,如李桂荣教授、杨捷教授等;优秀的辅导员如郝森林老师、李方老师等。

河南省师德标兵、万人计划教学名师杨捷教授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广大教师深入贯彻实施了党的教育方针,在教育事业上无私奉献,用爱心、知识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教师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肩负着重要的责任与使命。作为高校教师,应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争做“四有好老师”。做一位好老师,首先要坚定理想信念,承担起“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其次,要有高尚的师德师风,教师高尚的道德情操能够帮助员工把握人生的方向。好的教师应该带头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引导员工。再次,要有扎实的学问。过硬的专业知识、教学能力是教师的基本素质。在教育信息化时代,教师也要不断更新知识库,具备学习、育人的新智慧。最后,教师要有仁爱之心。爱是教育的灵魂,教师在面对员工群体时,既要严格要求员工,又要尊重、理解、宽容员工。

奋进新征程,志做大先生,是每一个高校教师的职业追求。我们应努力在公司产品实践中,提升整体素质,致力于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快速发展贡献力量。